- 煤礦動態
- 煤礦介紹
煤
煤礦產地在哪里?煤礦類型是什么?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主要由植物遺體經生物化學作用,埋藏后再經地質作用轉變而成。煤炭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食糧,它是十八世紀以來人類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本文系統講述了煤名稱,煤成分,煤類型,煤礦類型,煤礦事故,煤儲量與分布,煤價格,煤常見問題。

1、煤名稱:煤、煤炭。
2、煤主要成分:煤主要由碳、氫、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組成,碳、氫、氧三者總和約占有機質的95%以上。
3、煤主要類型:煤有褐煤、煙煤、無煙煤、泥煤等幾種,煤的種類不同,其成分組成與質量不同,發熱量也不相同。
3.1 褐煤
多為塊狀,呈黑褐色,光澤暗,質地疏松;含碳量60%~77%,密度約為1.1-1.2g/cm3,含揮發分40%左右,燃點低,容易著火,燃燒時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煙;含碳量與發熱量較低。
3.2 煙煤
煙煤一般為粒狀、小塊狀,也有粉狀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澤,質地細致,燃點不太高,較易點燃;含碳量為75%~90%,不含游離的腐殖酸,燃燒時火焰長而多煙,多數能結焦。密度約1.2-1.5,揮發組分約10%-40%,相對密度1.25~1.35,熱值約27170-37200KJ/Kg。
3.3 無煙煤
無煙煤,俗稱白煤或紅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黑色堅硬,有金屬光澤。無煙煤固定碳含量高,揮發分產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點高,燃燒時不冒煙。以指摩擦不致染污,斷口成貝殼狀,燃燒時火焰短而少煙,不結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揮發物在10%以下,無膠質層厚度。
3.4 泥煤
泥煤是一種經過幾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澤地產物(又稱為草炭或是泥炭),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同時也是煤最原始的狀態,無菌、無毒、無污染,通氣性能好,質輕、持水、保肥、有利于微生物活動,增強生物性能,營養豐富,既是栽培基質,又是良好的土壤調解劑,并含有很高的有機質,腐殖酸及營養成份。
4、煤礦類型:煤礦是人類在富含煤炭的礦區開采煤炭資源的區域,一般分為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
4.1 露天煤礦
當煤層接近地表時,使用露天開采的方式較為經濟。煤層上方的土稱為表土。在尚未開發的表土帶中埋設炸藥,接著使用挖泥機、挖土機、卡車等設備移除表土。這些表土則被填入之前已開采的礦坑中。表土移除后,煤層將會暴露出來;這時將煤塊鉆碎或炸碎,使用卡車將煤炭運往選煤廠做進一步處理。露天開采的方式可比地下開采的方式獲得較大比率的煤礦,因為較多的礦區被利用。露天開采煤礦可以覆蓋數平方公里的面積。世界約40%的煤礦生產使用露天開采方式。
4.2 井工煤礦
大部分煤層均遠離地表,因此無法使用露天開采的方式,一般選擇向地下開掘巷道采掘煤炭,此為井工煤礦。地下開采占世界煤礦生產的60%。在礦坑,通常使用房柱法在煤層中推進,梁柱用來支持礦坑。
5、煤礦事故:煤礦有五大災害:頂板事故;氣體、粉塵;氣體噴出;坑內火災、水災。
5.1 頂板事故
頂板災害是煤礦最常見、最容易發生的事故,在煤礦五大災害中,無論是發生次數,還是死亡人數,頂板事故都居煤礦各類事故之首。。隨著工作面的開采,煤層上面的頂板巖層失去 了支撐,原來的壓力平衡遭到破壞,煤層頂板在上覆巖層壓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形、破壞。如果我們支護不及時或支護強度不夠,很容易使工作面的頂板巖層發生斷裂和冒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及設備的損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冒頂事故。
5.2 氣體、粉塵
煤層中經常伴隨瓦斯(甲烷等)的存在。瓦斯容易引起爆炸事故。因此在封閉的空間工作時,需要經常監測瓦斯濃度。若氣體中有一定濃度的粉塵,也有可能因為火星引起爆炸。粉塵體積細小,但表面的相對比例大。若周圍空氣中有充足的氧,對于燃燒反應便會非常敏感。
5.3 氣體噴出
瓦斯本身對人體無害,但有時伴隨著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若大量的瓦斯一次噴出,通常煤氣爆炸的可能性也迅速增加。
5.4 坑內火災
坑內煤礦事故中最壞的情況。與一般的火災不同,周圍有許多可燃物(煤)大量存在。若坑道被熱及煙堵住出口,同時發生缺氧的情況,通常會造成重大的傷亡。
5.5 水災
在水底 (海底、湖泊或水庫附近) 的礦區坍塌時發生的事故,是比坑內火災更糟糕的情況,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大量洪水在很快的時間內將坑道吞沒,造成全體工作人員死亡。通常生還者無法救援、遺體無法回收,坑道也同樣被放棄。在承壓水上采煤和小煤窯破壞區復采,也有可能發生突水、透水事故。井下突水和小煤窯透水事故遠多于水體下采煤透水事故。
6、煤儲量與分布:截止1996年末,全國煤炭保有儲量為10 025億噸。其中,已占用儲量為2 556億噸,尚未利用儲量為7469億噸。在尚未利用儲量中,有精查儲量893億噸,詳查儲量1438億噸,普查與找煤儲量5138億噸。
煤炭資源的地理分布極不平衡。中國煤炭資源北多南少,西多東少,煤炭資源的分布與消費區分布極不協調。如華東地區的煤炭資源儲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東,而工業主要在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南地區煤炭資源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業主要在武漢和珠江三角洲地區;西南煤炭資源的67%集中在貴州,而工業主要在四川;東北地區相對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資源集中在北部黑龍江,而工業集中在遼寧。
7、煤礦最優產地:山西、陜西、內蒙古。
9、煤炭常見問題
9.1原煤和標準煤
標準煤:能源的種類很多,所含的熱量也各不相同,為了便于相互對比和在總量上進行研究,我國把每公斤含熱7000大卡(29306焦耳)的定為標準煤,也稱標煤。另外,我國還經常將各種能源折合成標準煤的噸數來表示,如1噸秸稈的能量相當于0.5噸標準煤,1立方米沼氣的能量相當于0.7公斤標準煤。
標準煤亦稱煤當量,具有統一的熱值標準。我國規定每千克標準煤的熱值為7000千卡。將不同品種、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熱值換算成每千克熱值為7000千卡的標準煤。
能源折標準煤系數=某種能源實際熱值(千卡/千克)/7000(千卡/千克)在各種能源折算標準煤之前,首先直測算各種能源的實際平均熱值,再折算標準煤。平均熱值也稱平均發熱量.是指不同種類或品種的能源實測發熱量的加權平均值。計算公式為:平均熱值(千卡/千克)=[∑(某種能源實測低發熱量)×該能源數量]/能源總量(噸)。